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自研引擎烧钱,Unity拉胯!开发者:现在转UE还来得及吗?

醉熏正金毛作者:醉熏正金毛 发布时间: 2025-04-01 16:14:05 浏览量:332次

先看一组数据:2024年Steam平台每10款新游戏中,有5款使用Unity开发,但销量排行榜上Unity却表现平平。头部热门游戏中,41%采用自研引擎或虚幻引擎(UE),Unity仅占26%。这种反差背后,是不同开发群体的生存逻辑。

01独立开发者的选择:Unity为何吃香?

对独立团队而言,Unity的吸引力在于零门槛+海量资源。比如《星露谷物语》续作这类小成本游戏,开发预算仅50万美元即可完成。而大厂则更倾向自研引擎——R星为《GTA6》打造的RAGE引擎能模拟轮胎压过石子的震动,EA的寒霜引擎支持《战地7》千人同屏战斗,但这些“技术秀”今年销量反而下滑10%。

相比之下,UE5显得低调而高效。虽然使用UE开发的游戏数量仅占四分之一,但《黑神话:悟空》《幻兽帕鲁》等爆款却抢走三成销量。UE的核心优势在于“省事”:影视级千万面模型直接导入无需优化,效率比Unity高30%;实时动态光影效果媲美电影渲染,而Unity还需提前计算光照贴图。卡普空将《龙之信条2》切换到UE5后,地图加载速度提升40%。内置的虚拟人系统能快速生成逼真角色,而Unity需要额外购买插件,成本翻倍效果却更生硬。

02大厂为何集体倒向UE?

自研引擎的烧钱速度堪称恐怖:EA每年为寒霜引擎投入8000万美元维护费,而使用UE只需在收入超100万后支付5%分成。以《星球大战》预期10亿美元收入计算,交给Epic的仅5000万,堪称“白菜价”。Epic还免费提供高清素材库,价值堪比北京两套房,直接让美术团队笑醒。此外,UE程序员薪资比自研引擎专家低一半,史克威尔将《最终幻想17》改用UE5,CDPR甚至抛弃自家引擎开发《巫师4》,彻底摆脱技术债务。

03Unity的“作死”操作

2023年Unity宣布“按安装次数收费”(每次0.2美元),导致《泰拉瑞亚》威胁下架,最终在骂声中撤回政策,但GitHub上已有两万多个项目逃离。2024年推出功能阉割的“中国特供版”,被质疑“锁死国产游戏画质”,15%的中国团队转投UE或Godot,米哈游更是豪掷1.2亿美元自研引擎。如今Unity 6宣称AI优化光照,实测复杂场景渲染仍比UE5慢25%,让3A大厂直摇头。

04自研引擎的生存逻辑

尽管成本高昂,仍有厂商坚持自研引擎,因为独家技术无法用钱买到。《GTA6》引擎能模拟车辆压过水坑的波纹,AI路人拥有2000种行为反应,为此R星养着300人引擎团队,烧掉15%预算换取真实感碾压。《塞尔达传说》的“万物拼接”物理系统全靠自研引擎实现,年维护费1亿美元换来2000万份首月销量。米哈游为让《原神》在手机端呈现主机画质,自研引擎投入1.2亿,最终全球用户破2亿,年收入40亿美元。

05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

目前Unity仍是Steam上超50%新游的首选,但UE、Godot等引擎份额持续增长。未来战局呈现三大动向:

1. 巨头站队:索尼与Epic深度合作,PS6内置UE5技术,70%独占游戏将用UE开发;微软在Xbox强推UE工具。

2. 技术竞赛:Unity承诺1亿美元补偿开发者,宣称2025年渲染效率达UE5的90%;腾讯开源“万人同屏”引擎,网易研发跨平台技术。

3. 开源崛起:Godot被Blender用于开发3A游戏,开源社区加速追赶。

06开发者该怎么选?

- 3A团队:闭眼选UE,Epic送技术送资源,5%分成当“保护费”,前提是游戏能赚1亿。

- 独立团队:抱紧Unity,零成本入场,赚不到100万就当白嫖,低成本搏爆款更现实。

- 土豪公司:自研引擎赌未来,砸出《原神》级摇钱树,ROI可达30倍,但普通人慎入。

如果Epic取消100万以下分成,UE可能抢走Unity的独立游戏市场;若Unity实现AI自动生成关卡,小团队或集体回归。而亚马逊试水的云渲染技术,可能让本地引擎成为历史。

说到底,没有完美引擎:

- 用UE可能被分成榨干,但躺着做出3A画质;

- 用Unity省钱,但可能被吐槽“手游质感”;

- 用自研引擎?要么封神要么扑街,赌的是老板的钞能力。

你的团队在用哪款引擎?欢迎聊聊真实体验!

火星时代教育 影视学院刘老师,为你解答

相关文章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