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动画如何制作?谈谈动画电影的剧作构思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28 18:31:49 浏览量:209次

文案|水生烟客

编辑|水生烟客


前言

当制作动画电影的续集时,必须充满创意,以激发观众的热情,避免他们感到失望。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面临一些挑战。

原有的故事框架可能已经被多次使用,原创点子也可能已经用尽,而主要角色可能已经完成了内在成长和性格发展。

那么,如何确保新的创意依然能够吸引观众呢?

一 、 "续集的创作:延续与创新,与首部之间的关系"

制作一部动画电影的续集,在各个方面都面临一定的挑战,虽然从观众的角度和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续集通常具有很多优势,但从创作的角度来看,相对于第一部电影来说,它确实更加困难。

这是因为动画电影的独特性导致的,一部电影的吸引力来自各种综合因素,这些因素需要具有新颖感和创造性。

而电影的续集通常失去了一些新颖感,包括人物形象的熟悉、世界设定的不再新奇等,观众的吸引力逐渐减少。

因此,续集的创作,尤其是在剧本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需要创造更多的新意来激发观众的兴趣,避免他们感到失望。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已经使用了原有的故事框架,原创点子也可能已经耗尽,而主要角色已经经历了内在成长和性格发展。

因此,如何确保新的创意能够吸引观众成为了创作中的重要议题,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在续集电影的创作中,如何注入新鲜元素,以增加影片的吸引力。

二、续集的故事类型与世界环境的设置:创新延续,角色历险新境

1.续集的故事类型设定:延续与调整 角色发展方式

动画片有各种不同的故事类型,包括探险历险、励志自我成长、童话奇幻以及魔幻传奇等等。

在制作动画电影的续集时,通常会根据具体需求来设置故事类型。

有些续集会延续第一部的故事类型,也就是说,如果第一部是童话,那么续集仍然会延续童话的风格;如果第一部是传奇,那么续集也会保持传奇的题材。

例如,《马达加斯加》系列一直都属于探险历险类的电影,而《哈利·波特》系列则一直都是魔幻题材电影。

另外,有些续集会根据具体情况稍作调整。例如,第一部可能是励志自我成长类,而后续的续集可能转向历险回家类的题材。

这种情况下,影片的焦点可能会从主角内在的自我成长转移到整个事件所带来的危机上,这种灵活性也是制作续集时非常有用的方式。

在续集中,观众已经熟悉了各个角色,他们不再像在第一部电影中那样只关注主角。

因此,将故事类型转向探险历险类可以更好地分散创作的注意力,照顾到更多角色的情节发展。

2.续集的世界背景塑造:挖掘新奇、创造吸引力

通常情况下,动画电影的续集会根据影片的具体需求来改变或延续世界环境的构建。

举例来说,《哆啦A梦之魔界大冒险》将世界环境从现实世界转移到了魔法世界,讲述了新环境中的新故事。

而《冰河世纪》前两部的故事发生在“冰川时代”,只是人物面临的具体困境有所不同,但到了第三部,一次意外使人物来到了热带雨林中。

是否更改续集的世界环境主要取决于创作者对新环境的发掘情况。

他们会考虑原有世界中是否还有可以挖掘的故事素材,第一部是否留下了扩展世界的机会,以及他们是否有强烈的愿望重新创造这个世界环境。

如果有出色的故事创意,并且保持原有的世界环境,那么在美术设计方面也会更容易,而且可以省去重新创造环境的成本。

当然,不改变世界环境的缺点是,原有的环境奇观已经呈现给观众,可能不再具备强烈吸引观众的作用。

另一方面,如果改变世界环境,好处是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但与此同时各个方面的工作量也会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剧作的难点在于,需要设定新世界的新逻辑,包括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这个新逻辑与角色人物之间的联系将会是什么样的。

三、续集叙事结构设定:多线索并进式故事结构的精妙运用

1.续集叙事结构的选用和优势:多线索并进式叙事结构的应用

电影的叙事结构有五种常见类型,常规的因果关系线性结构、多线并进的交叉结构、板块式叙事结构、圆型结构和套层结构。

这些叙事结构在影视剧的创作中经常被使用,但在动画电影的剧作创作中通常需要更慎重考虑,因为动画电影的观众通常是孩子,对于复杂的叙事结构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为了不失去主要的孩子观众并确保票房,动画电影通常采用常规的因果关系线性结构。

然而,在制作续集时,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因为观众已经熟悉角色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等。

这就使得电影可以更快地深入故事,而不必花费大量篇幅来介绍角色。因此,在续集中采用“多线并进交叉式结构”的叙事类型会带来很多好处。

这种叙事结构可以增加信息量,加快节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关注不同角色的命运,充实他们的视听体验,而不会让观众有时间去猜测后续情节。

多线并进的交叉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将多个情节线索同时发展,采用平行剪辑等方式将不同地点和情节同时呈现出来,使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给观众带来更多联想和悬念。

举例来说,《冰河世纪3》就采用了这种结构,三个主要情节线同时展开,增加了戏剧性和张力,同时还加入了搞笑元素。

2.续集中的创作挑战和角色设定:制作复杂度的应对策略

在创作时,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掌握故事的“度”或适度。

多线并进的叙事结构并不是什么新奇的方法,最极端的例子是盖里奇,但关键在于针对目标受众,要言简意赅,使观众容易理解。

因此,线索不应该太多,通常使用两条线索是比较合适的。

此外,必须明确主线和次线,让主线的角色动机明确、简单而不复杂,高潮点和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要能够对应上。

举例来说,《玩具总动员3》采用了多线索并进的结构,主要包括两条线索,其中胡迪和他的朋友们被分开,原本“绑在一起”的角色被分成两个线索,最后又汇合在一起。

在故事中,还有一些次要情节,如巴斯光年与女牛仔之间的关系,这种故事结构从横向的单一叙事变成了纵向的齐头并进,以“翻花”的方式组织故事,使故事更加丰满。

这属于事件类的故事类型,重点放在事件的发展上,而相对忽略了角色的心理挣扎和成长,将其放在次要位置。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剧本的节奏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故事线索更加清晰。

四、续集中的角色与主题:多线索并进故事的独特设计

1.创作续集中的角色:多线索并进故事的独特设定

大多数动画电影,不论是为了加深影片情感层次,还是为了激励观众,通常会赋予主角某种性格上的缺陷。

主角在关键时刻需要做出正确选择,随后成长和改变。这是主旋律动画电影的典型做法。

然而,在续集中,特别是在多线索故事类型中,主角的性格通常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或重大转折,因为观众已经在首部了解了他们。

在续集中,事件问题和情感问题更为突出,而角色的性格障碍的转变通常被忽略。

这是因为主角已经在首部完成了心理成长,再次赋予他们性格缺陷可能会减弱影片整体的氛围,显得主题过于明显。

因此,续集更多地关注阶段性的事件问题和情感问题,而不是角色性格上的挣扎和成长。

例如,《冰河世纪3》中,主要角色希德并没有经历重大的人生价值观改变或心理转折,他所面对的问题更多地是事件性的,而不是性格上的缺陷。

相比之下,《功夫熊猫》的主角缺乏自信,通过克服这一性格缺陷实现了成长,这是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而希德更像是在应对问题。

多线索交叉叙事结构也有助于对群像角色进行描述,但这也需要更多的创作难度。

在处理角色性格时,必须避免使他们成为符号,让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动机,以便观众能够区分他们。

这种创作方式需要深入刻画每个角色,为他们赋予各种心理需求和情感纠葛,以确保在事件解决后,角色之间的情感更加牢固和深厚,主题能够得到体现或升华。

2.展现续集电影的主题:多线索并进的交叉式结构的创作方法

在大多数动画电影中,主角通常被赋予某种性格上的缺陷,然后在关键时刻克服这些心理障碍,最终做出正确的决定,完成成长。

这是影片的主题和核心内容,通常是主旨所在,例如,许多影片讲述主题如自信和勇气,其中主角一开始可能不自信,但在关键时刻鼓起勇气解决问题,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功夫熊猫》和《料理鼠王》。

另一种常见的主题是迷失与找回自我,主角可能会迷失方向,犯错误,然后通过解决错误找到自己的心和方向,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如《史蒂奇》、《兰戈》和《快乐奔跑1》

还有一种主题是坚定不移的决心,主角可能会在别人怀疑他们时坚定自己的信念,经历一系列挫折后,最终证明他们能够成功,如《花木兰》和各种超级英雄如《超人》等。

这些都是典型的主题强烈类型的故事,通常着重展示主角的性格成长和转变。

而多线并进的故事类型通常更注重事件的发展,而非深入挖掘角色的情感和性格。这种类型将多个情节线索同时展开,最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主题。

相比之下,这些影片的主题可能不如前述类型那么清晰明确,因为它们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事件的发展上,而非单一主角的变化。

这种类型的故事包括一些灾难片和英国轻喜剧等,它们更注重事件,而非人物性格的改变和价值观的认知,这些方面往往是事件之后的次要元素。

结语

创作电影续集就像写命题作文一样,需要在规定的条件下找到引人入胜的亮点。

采用多线索并进的交叉式结构作为续集的剧作结构并不是唯一选择,但它非常方便,特别适合制作成本有限的电影。

相当于一个90分钟的电影被分成两个平行的故事线同时展开,然后通过剪辑将它们穿插在一起,这样能够增加信息量、紧凑内容,提高电影的节奏,同时也增加了吸引力。

低成本电影通常受到资金限制,特别是在制作中期,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可能难以让观众明白后续剧情的发展,因此在创作续集时处于劣势。

使用多线索并进的交叉结构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让他们更容易理解电影的情节发展。

【参考文献】

1.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 [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美]安 ·达勒瓦.艺术方法与理论 [M].南京 :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