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设计缺乏对"感知亮度"的了解,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发布时间:2023-12-15 09:18:51 浏览量:139次

看下图,你是不是觉得有些颜色比其他颜色更亮?比如,你觉得黄色和蓝色,哪个更亮?


黄色对吧?!恭喜你,你意识到了感知亮度。

在HSB色彩模型中,每一种颜色都能被色度(0° — 360°),饱和度(0° —100°)和亮度(0° —100°)定义。

这个模型的优势在于:

1, 它符合人类对颜色属性的看法,更贴近大家的认知。

2, 它模拟了颜色在光线下的呈现方式。(区别于HSL模型)


不过,还是有一个问题。

HSB模型中的亮度只能衡量颜色在物理上的亮度,而不能代表人们感受到的感知亮度。

其实,上图我们展示的6个颜色在HSB色彩模型中拥有相同的亮度。亮度值都是100%。但是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情况却大相径庭:有的颜色看起来明显“强烈”很多。由此我们可以快速得出结论: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的感知亮度。

上图和我们在本文一开始展现的图片其实是同一张。唯一的变化是,我们把它放在亮度混合模式下,这样能帮助我们理解感知亮度这个概念。


每个颜色上的数字代表它们各自的亮度等级,范围是0-100。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颜色的感知亮度差异很大。


不过,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首先你可以在朋友面前装*。


对于设计师来说,感知亮度意义巨大。了解感知亮度能提高我们的颜色选择能力,因为它与颜色对比度直接相关。选择颜色必须考虑颜色的对比度,这对于保证用户体验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举个实际点的例子:我们把第一张图中的颜色“统一化”。我们把颜色板中颜色的感知亮度统一。这里我们把颜色都置于亮度混合模式下,把感知亮度值都改为50。

我们用的是最开始图片中的相同的颜色(或者说是相同的色度)。现在我们将感知亮度全部统一为50%,这样在肉眼看到的感知亮度就都是相同的。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结果。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现在这些颜色和我们最开始第一张图中的颜色看起来相差太大了!区别最大的是最开始的两个亮度极端:黄色和蓝色。


主观上来说,这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但客观上来说,现在这些色块更一致了。在感受上,这些颜色给人感觉“强烈度”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性,决定了UI的平衡性与和谐性。


关于颜色,我们能讨论的还有很多很多。感知亮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UI设计中经常被忽略。它使我们能完美地微调颜色,构建更好的对比度,这对于受众的接受度非常关键。


本文转载自:Gonçalo Dias (Medium)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