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发布时间:2023-12-28 11:17:19 浏览量:679次

作者:九一是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引言:

《花样年华》自2000年上映以来,一直备受瞩目获奖不断。2001年被法国电影凯撒奖评为最佳外语片;2009年被美国CNN评选为“最佳亚洲电影”第一位 ; 2019年被英国《卫报》评选“21世纪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5名。

直到如今20周年之际,4K修复版成功入选戛纳经典单元并开启全球巡展,更足见其在影迷心目中不可逾越的地位。

今天本文就想针对蒙太奇在影片中的艺术运用,来重温下经典之作的不朽魅力。而行文至此,就不得不解释下到底什么是蒙太奇。在大众的认知中,一般认为蒙太奇就是一种对影片的剪辑手法,这没错,但却有失偏颇狭隘。蒙太奇除了是一种剪辑手法外,还是一种结构故事的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电影思维,它贯穿了一部影片的灵感发源、创作过程,以及成片完结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学问。

接下来本文就以宏观层面蒙太奇思维、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

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

蒙太奇思维是什么?阿·希区柯克认为,“蒙太奇思维是电影的形象化思维能力“。尤其是在电影的构思阶段,编剧需要依靠这种思维能力,从生活中提取能够表达思想意图的素材,确定故事的设计思路、矛盾冲突、时代背景等必要元素,以此来完成对剧本的雏形构建。

01 确定一明一暗两段婚外情交叉并行的设计思路。

在电影《花样年华》中,王家卫既是导演也是编剧,而他对整个故事的创作灵感则是来源于他非常喜欢的一位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小说《对倒》。小说由两个独立的故事构成,以双线平行方式发展,而故事中的两个人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却始终过着交错的人生,一个总在回忆过往,另一个却不停幻想未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结尾,小说主人公之间都不曾出现任何交集,而二人离得最近的一次就是进入同一家影院,坐在相邻座位看了一场电影,随后又各自对倒散开。

这部有着奇妙构想的小说给王家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其中极具电影形象的情节画面、张力十足的戏剧效果,也正是一个电影剧本应该具备的蒙太奇思维的具体体现。他由此受到启发并确定了《花样年华》的设计思路。

在影片中,男主周慕云是有妇之夫,女主苏丽珍是有夫之妇,他们是生活在同一栋公寓的邻居。随后导演将故事重点落在两对邻居夫妇婚外情的交叉关系上,并采取一明一暗双线并行的方式推进剧情。其中还设置了别出心裁的“模拟出轨”情境,让周慕云与苏丽珍在成为婚外情受害者的同时,也让他们自身徘徊在了婚内出轨的边缘。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反常规构思,使电影不再纠缠于故事本身,而从剧情上做出了新兴的大胆尝试,将一个老套的题材,幻化出了清丽脱俗的美感。

俗语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家卫导演的构想也充分使得生活的影像鲜活地布景于荧幕之上。而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让电影在叙事上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冲突,还从体验上勾起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有非常高的观赏艺术性。

02 设定电影新时空。

另外,在一般地认知中,一部电影的时长也就是几十分钟或者两三个小时,但若基于蒙太奇思维,它则会把现实中的时间进行延伸或压缩,以此来实现对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重构。就像在电影《盗梦空间》中,现实与梦境是一重时空关系,多层梦境之间又是另一重时空关系,而在不同时空中,各自的时间却有毫厘与千里之差。这种蒙太奇思维带来的神奇创造力充分展示了电影艺术独特魅力。

在《花样年华》中,王家卫导演将故事大的时空背景设定于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具体时间跨度是从1962年到1966年的4年时间。他用仅98分钟的电影时长,就把一段感情,从缘起、缘深,再到缘尽的曲折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是针对周慕云与苏丽珍“模拟约会”的几场戏的特别设计,不论是从拍摄角度、还是场景布置都很容易让观众误会是同一次约会。但王导则用苏丽珍身上旗袍的换装变化,清楚地向观众暗示,他二人的约会已进行了不止一次。

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布鲁斯东说的,“电影处在不断的运动中,使它有可能模仿时间的流动”王家卫导演正是用直观的视觉画面去完美地表现了故事中的时间流逝,这种对于电影时空的精准把握,无论对处理一场戏,还是构思整体剧本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都说编剧是一部电影的灵魂,而剧本作为电影摄制的前提条件,它的好坏,很大程度地决定了一部电影的质量高下。

虽然很多人都调侃王家卫导演的电影是没有剧本的,但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天大的误解。王导想法多变、风格自成一派,又常兼任编剧与导演双重职责,他比一般的电影人都更熟悉电影蒙太奇思维的运用,也更懂得如何去创作构建一个好电影所需要的框架雏形。就像《花样年华》,一个出彩的创意思路和独具特色的背景时空设定,就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的灵魂。

二、 中观层面:建立四幕剧的叙事结构,并以极简式情节增强故事悬疑性。

当然,蒙太奇除了在宏观大局上的思维概念之外,它还有中观层面的意义(什么是中观?通俗讲是指一种方式或者方法。)即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结构故事。

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讲一个好故事很容易,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则相对更为重要。在《花样年华》剧本设置的双线并行交叉的复杂关系基础之上,王家卫导演还运用了经典的四幕剧结构,来精简了叙事发展的推进过程。这也是我们较为熟悉的一种电影结构,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个重要组成部分。

01 四幕剧的电影叙事结构。

第一幕:是周慕云与苏丽珍两人的出场。通过找房、搬家,以及各角色之间的谈话及互动,迅速建立起故事情境、人物关系等主要戏剧性前提,在完成了让主人公相识任务的同时,也为两人后续的感情发展创造了合理契机。

第二幕:是他们发现彼此伴侣的婚外情关系。影片中通过各种前期设置的蛛丝马迹,诸如电饭锅、领带、皮包等线索,让两位主人公发现自己被出轨的事实,从而为剧情的更进一步深入起到铺垫和起承转合的作用。

第三幕:是他们试图通过模拟方式找出伴侣出轨真相并进行报复。在这部分里,伴随着类似吃饭约会等不间断的相处细节,以及邻里或工作环境下遇到的各种障碍阻拦,周慕云与苏丽珍在感情上的进展实现了突破与深化,而电影也在戏剧性的需求上达到了的高潮阶段。

第四幕:是影片的结局,二人遗憾错过。这类场景一般出现在电影的结尾部分,这里通过两个人的告别场景,以及分离后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完成对整个故事以及人物结局的总结交代。

而串联起这四幕剧的,是各幕之间为实现转场设置的必要情节或偶然事件。就比如从第一幕向第二幕转折的节点处,导演正是利用周慕云偶然得知老婆已在私下先于自己向苏丽珍老公还电饭锅钱的这一事件,来推动出轨真相浮出水面的。再比如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则是通过两人相约餐厅摊牌的情节设定,才真正开始把剧情推向高潮部分的。

这样的四幕剧结构虽然十分的简单,但也正因这份叙事上的清楚明白,才更突显了两位主人公夹杂在婚外情与家庭之间的复杂矛盾纠葛。如此一来,也使得二人之间朦胧的禁忌恋情,少了份道德上的谴责,多了声在情感上的扼腕叹息。

02 极简式情节增加悬疑性。

除了在结构上的精心规划之外,影片还采取了极简式情节的处理方式,来有意增强的电影的悬疑特性。这种用类似悬疑的手法拍爱情电影的特殊运用,为本片增添了一抹令人出乎意料的神秘的色彩。

就像影片一开头,周慕云去找孙太太租房的那个情节,若放在现实生活中一定是见面寒暄、商谈房租,最后再友好告别等一系列场景堆砌。但在《花样年华》的电影中,就只展现了按下门铃的一个小小动作,便暗示完成了刚才表示的一切事件。再说后来两人相约一起吃饭,电影画面的整体布局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从苏丽珍几次旗袍换装,就低调地证明了他们已经不止见过一次面,甚至这种状态的“约会”应该已经维持了很长的时间。

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则是一直埋设在暗处的另一条婚外情故事线的人物,也就是周慕云与苏丽珍各自的伴侣,他们从开始到结束都没有正面出现在电影镜头前。这种用对次要人物和辅助暗线的简省,不仅强化了主线的发展变化,更为本片创造了一种神秘不可知的悬疑风采,吸引着更多人深入剧情去了解。

尽管这些用意十足的极简风、省略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看客观影的难度,但从另一个方面看,也实实在在地推动和促使观众主动地参与进对剧情的细致观察和讨论中。影片各情节和支线间的刻意留空,也使得在增强观众探秘乐趣的同时,还放大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有效互动。

正如同电影理论家劳逊说过的,“电影的结构是为了满足主题的需要”,其实电影的剧情也是如此。不论它们被如何设定与安排,那都是为了服务同一部电影。就像本影片的四幕剧结构,在把整体故事的脉络梳理清晰的同时,也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周、苏二人之间情不由己的隐忍和克制,更为他们这份不能相守的爱情而多了几分发自内心地叹惋可惜。

三、微观层面:运用蒙太奇剪辑手法,完成叙事并创造意义。

蒙太奇是电影美学最独特的元素,它从微观的层面上来看,就是具体的影视剪辑技巧,存在于影视艺术创作的后期。而剪辑也就是选择将一个镜头与另一个镜头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某种叙事或表达意义的目的

01 交叉+重复蒙太奇,完成电影叙事目的

交叉蒙太奇:指两条及以上的情节线齐头并进,而且交替频繁,并最终汇聚到一起的蒙太奇手法。

在电影开场的一场戏中,镜头开始一直在两家忙碌的搬家画面中来回切换,其间还不断出现东西被互相搬错的细微枝节,直到最后周慕云去给苏丽珍还杂志两人有了交谈,两条线才最终合在了一起。

在这里对于同一时空下出现的相同搬家事件,又采取交叉剪辑的手法,不但交代了两人同住一栋公寓邻里关系的事实外,还营造出了既紧张又忙碌的生活氛围。同时这种极富戏剧性的一系列巧合事件,也为后续两人故事的发展透露出了意味深长的暗示作用。

重复蒙太奇:“指将具有一定寓意的电影场面或各种元素等,在关键时刻一再出现,构成强调、对比、呼应、渲染等艺术效果”。

尤其是在本影片中,这种剪辑手法更是随处可见,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几类:重复的关系设定、重复的场景、重复的构图,以及重复的对白等。

①重复的关系设定:影片题材属于婚外情类型,而在剧情的明暗两条故事线,以及苏丽珍老板的支线设定中,都采取了相同的婚内出轨的设定。这么有意为之的举动,不光对电影的题材选择做了呼应,同时也将3对婚外情关系做了强调和对比,更突出了周、苏二人在面对同样境况下的依然愿意谨守底线、隐忍克己的可贵品质。

②重复的场景:周慕云与苏丽珍多次在小巷楼梯的擦身而过,以及家、面摊、小路的固定路线,加深强化了两人在面对另一半背叛时的落寞与孤独。就连几近相同场景的3次吃饭、2次引诱模拟、2次摊牌预演,还有好多次的街角谈心,每一次的重复都更进一步地推进了两人感情的发展,一步步从客气疏离直到情深后的难舍难弃。

③重复的构图:整个影片观看下来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画面构图,都是利用透过某个物体来进行拍摄的,或者就是画面的某一部分被窗框、墙体等物件遮挡。这类构图设计的大规模应用,为影片整体添加了一种不可被说破、不可被看尽的遮掩意味,彷佛将观众也置身于电影中邻居的角色中,时时刻刻想要窥探偷情者的秘密。

④重复的对白:周慕云总是跟风流成性的朋友阿炳说,“你以为我是你啊!“,而苏丽珍也几次向周慕云说,”我们不会像他们一样的!“。这两句话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出了自己不会出轨的自信,也都被现实狠狠打脸。从电影剧情上来说,两句话有点暗示和反讽的意趣。而最终似乎也陈述了一个道理,感情的开始总是没有道理可言且无法预料的,但唯一可控的是,自己在面对选择时该如何做出决断。

可以明确地说,影片中的重复式运用绝不仅仅是以上罗列出的几种,还有其他很多。但从已知的这些就可以得见,重复式蒙太奇是本片最具特色的剪辑手法,而它与交叉式蒙太奇的齐齐运用,最终都是为了交代故事的情节展开,抑或是为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变化做合乎逻辑的铺垫作用,同时也起到为影片创造诗化意境的妙用。

02 隐喻+抒情蒙太奇,传达内涵思想、营造情绪体验。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组接,将不同形象并列,以产生象征、暗示的作用。

在周慕云与苏丽珍同被冷落伤害的那个夜晚,清冷的雨夜、被打乱的衣装头发,以及湿漉漉的地面,每一个被表现出来的元素都在象着二人内心的憋闷与愁苦。周慕云即将前往新加坡时有个场景,开始先是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画面配合地交替展示出电话机与时钟,而后伴随着苏丽珍办公室打字机声音的响起,电话铃止,最后周的独白缓缓而出“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这种通过剪辑而使不同形象元素集中展示的手法,很容易引起观众对这个电话是否被真正接通的猜想,而正确答案其实也早存在于细节之中,即苏丽珍一直在打字所以并没有接听电话。而这个时刻被戛然而止的告别,也暗示了两人在感情上的纠葛,其实并没有做出正面的、真正的了断。

抒情蒙太奇:通过镜头组合,在保证叙事和描写连贯的同时,达到升华剧情的思想和情感的目的。通常运用空镜头进行组接。

影片的尾声阶段,有两次主要的抒情蒙太奇运用。第一次是周慕云前往新加坡时,这里用了一个风景空镜头,将苏丽珍在酒店的暗自神伤与周慕云到达新加坡的场景相连,完成了两人的第一次分离。第二次是周慕云前往吴哥窟,他把心底的秘密封印在洞口之后,有一个长达几分钟的空镜头组合展示,完成了两人真正意义上的感情告别。

就像那夜空下形单影只的树,给了我们对于周、苏二人相爱不得的孤独体验;吴哥窟充满岁月痕迹的沧桑建筑,则让这段禁忌之恋多了份经时间雕琢后的隽永和深刻。影片也借助这两次的空镜头,达到了“情景相融、借景抒情”的情绪渲染效果,并用悠长缓慢的节奏,让整部影片一直酝酿的情感得到了表达和深化

在王家卫的电影中,爱情和情绪都是他一直想要着重表达的意义,而《花样年华》在这两方面的成功,都离不开金牌剪辑手张叔平对各种蒙太奇剪辑手法的巧妙运用。这些技巧手段,让电影的艺术之美有了最直观的呈现,也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结语:

普多夫金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而《花样年华》也依靠这份不俗的基础,雄霸了电影史举重若轻的地位,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多多回味的好电影。如果你想了解电影蒙太奇的魅力,或是想感受影片中的动人情感,再或是打发无聊时光,它绝对值得你一次打开的机会。


九一是我,我是九一,欢迎关注~,聊聊电影。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微信扫码在线答疑

扫码领福利1V1在线答疑

点击咨询
添加老师微信,马上领取免费课程资源

1.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

2. 添加老师微信,马上领取免费课程资源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