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6 18:19:16 浏览量:227次
Vlog就是拍自己看到的,说自己想到的。但这不是日记,留着自己收藏,而是拍给大家看的。
为什么拍给大家看?也许是单纯想分享一些有趣的事,也许是想当网红。不管怎样,既然拍了就要想办法弄得好看一点,不然浪费彼此的时间,也不会有你满心期待的播放量。人们看了烂片会骂街,看了垃圾Vlog连10秒钟都看不下去。观众们越来越挑了,这是好事。
很多人看热门的Vlog,看得很爽,自己一拍就是渣渣。人美声甜自然加分,但毫无文案的尬聊和失焦乱颤的画面让人看了哈欠连连,借用鲁迅的一句话就是:我惊讶于这样的东西竟然也有发表的勇气。
鄙人不才,颓废数日,没干别的,就是看那些牛人拍的Vlog,看看他们用了哪些秘密武器,顺便抄起一本798页的《认识电影》,总结了一套拍摄Vlog的10个电影级技巧,与诸君共勉。
大家看过美剧都会发现片头曲之前总有一些剧情提要,让人们很快进入剧情,满心期待拿起爆米花等着接下来发生什么。这个技巧用在Vlog里效果极好,把整个视频最核心或者最有亮点的东西在片头亮一下,相当于告诉人们这个视频的精华就是这个,跟我来吧。好东西不要藏在地窖里烂掉,要第一时间就拿给人们看,但也要记住不要一下子扒光给人看,这样人们才会有接着看下去的动力。
大家都爱听故事,而Vlog其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如果科学定义Vlog那就是《我的一天》。讲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冲突,是矛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戏剧性。这是区分故事好坏的关键点,无数Vlogger为此绞尽脑汁,堪称整个制作过程中最消耗脑细胞的环节。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冲突,但平淡的生活也有很多琐事,有不起眼的美丽,有小小的惊喜,有莫名的哀伤,这都是你的故事素材,越多细节越好。当然,如果你家的猫会跳舞,或者有一个野蛮女友,你一定不要错过。
说起做视频,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BGM(背景音乐)。放段流行的音乐是人尽皆知,但大家的品味也太趋同一致了吧,到处弥漫着一股营销号的味道。所以,那些排行榜或者热门歌曲能不碰就不碰,就要用小众和冷门的,比如那些无版权的音源,或者独立音乐人,甚至某古典音乐的第七章G大调,这样才能带来听觉上的新鲜感。
背景音乐的作用是烘托氛围,而一个考究的音乐是有它的情绪基调的。比如,看到灵车你感到死亡的恐惧,看到教堂你感到死亡的肃穆,看到墓碑你想到死亡的恍惚,这都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层次,自然用不同的音乐去烘托会更加准确。
利用音乐的起承转合和情节进行配合,比如动作踩点,突然时间伴随着音乐的急促,事件终止伴随着音乐的戛然而止。
总之,能最大化的榨干音乐的叙事作用,不过实在不想那么麻烦,就记住选用相对小众的音乐。
如果说视频是你的产品,那么标题和封面就是你的包装。你可以走苹果的简约路线:Think different,也可以走海南椰汁的街头传单路线,但最核心的是把你的故事的核心亮点表达出来,不然就是虚假宣传,丧失观众的信任。
我发现很多人拍Vlog只是拿起手机拍一大堆素材,然后简单的掐头去尾,给人感觉就像是看了一场直播的录屏,这类视频的作者简直是太懒了。
稍微勤奋点的作者可能用一个简单的剪辑软件,但好多软件功能设置老套,尤其是爱剪辑这类软件还带一个漫长的无意义的片头,天知道这东西浪费了大家的多少时间。
所以,Premiere和AfterEffects这类剪辑软件能学就学学,也不是那么难。掌握一些基础操作就能让你实现炫酷的专场,慢动作,尤其是和背景音乐相配合的剪辑。这些段落每个视频有1-2个就能显著的提高视频质量,体现你的专业与制作水准,让观众值回票价。
有的时候,故事不只是一条线索,也可以是两条或者好几条线索同时叙述。比如你在修理你的摩托车,这可能耗费你半天的时间,你可能觉得乐在其中,但如果观众整个视频只看你修一个摩托,肯定觉得乏味无聊。这是你可以穿插另一个故事,比如吃烧烤。这样你在修摩托和吃烧烤的片段之间来回切换,并且在剪辑的时候,配合音乐,试着做一个这样的片段:你每拧下一颗螺丝就吃一口羊肉串,是不是就显得有趣很多。
你也可以在故事进行的时候穿插着自己的叙述,类似画外音对故事情节进行解释,给人的感觉就是你和观众一起看一部家庭DV,同时你在旁边给他讲背后的故事。
大家看电影的时候,感觉沉浸在场景之中,是因为电影通过各种镜头变换模拟人的视角,并不是一台相机放在那里就不管它了。人们观察事物的时候不是正襟危坐的观察一幅画,而是上看看下看看,走近看看,离远看看,拿起放大镜看看,把画拿在手里看看。所以,我们的镜头如果根据需要放在地上,放在高高的屋顶,放到无人机上鸟瞰,或者开机放进抽屉然后拉开抽屉,和观众说你好。你把相机放到哪里,观众就拥有那里的视角!
这能让你的镜头生动有趣,富有新鲜感。这是让你的视频出彩的秘密武器。
很多时候,拍摄Vlog是一个人的事。所以大多数场景都是自己手拿着相机侃侃而谈,自言自语。但利用手机支架你可以装作有观众在帮你拍摄,你就这样从远处走近镜头,或者背对镜头扬长而去。这需要你跑来跑去拿相机,但这给观众一种看电影的感觉。只有勤劳和巧思才能致富,多跑跑才能激发你创作的参与感。
大家都知道电影是有剧本的,里面的人都是演员,没有人真的会死,里面的金山银山也都是假的,但观众还是全部买单,为剧里人喜怒哀乐。为什么?因为剧本一直在制造冲突与意外,让人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自然就会去思考,去证实,慢慢的就进入了剧情里面。
我们的生活全都是无剧本无彩排真实进行,所以就观众默认一切都是真实进行的,这也是Vlog的魅力。但这很容易陷入平庸无奇,所以我们要允许意外情况的发生,比如和陌生人聊天,去陌生的场所,希望能带来一种意外的故事。
一个视频要想具有传播力,得有自己的灵魂。没有强烈主题的视频,很快就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之中。一个富有讨论价值的话题,一个意味深长的总结,一个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都是让你的视频脱颖而出的努力方向。所以,这需要你从整个制作过程的开始,就要经过深入的思考,甚至代替观众思考。
爱学习的人们,趁着热乎,不妨试一试呐!
热门资讯
想了解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的区别吗?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
剪映专业版新增全局预览缩放功能,可以轻松放大或缩小时间轨道。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线缩放功能,提升剪辑效率。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辑这三款软件哪个更适合小白?看看这篇对比评测,带你了解这三款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剪辑软件。
4. 豆瓣8.3《铁皮鼓》|电影符号学背后的视觉盛宴、社会隐喻主题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
5. 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蒙...
1、每个切点需要理由和动机 很剪辑师认为,赋予每一个切点动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
15种电影剪辑/转场手法,让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顾电影中丰富多样的专场技巧,比如瞬间从一个场景中变换到空中... 现在是测试技术的时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见剪辑手法,让你观影过程更加华丽动人!
本文介绍了十款强大的PR视频剪辑插件,帮助提升视频剪辑效率,提高创作品质,并降低创作难度。
了解Blender和3ds Max之间的不同,哪个更适合您?快来看看这两款3D建模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吧!
10. 《肖申克的救赎》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安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以突出剧情的紧张氛围和角色的情感变化。此外,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方案还与影片的叙事结构和主题紧密相连。导演巧妙地运用回忆、闪回和象征性镜头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