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剪辑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影视设计剪辑规律

发布时间:2024-01-22 11:10:31 浏览量:216次

影视节目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规律次序组接起来的,观众能从影片中看到不同镜头之间的融合同时又不会觉得突兀,是因为镜头递进服从我们的认知规律。

(1)镜头的组接必须符合观众思维逻辑和影视表现规律

镜头的组接要符合观众的生活逻辑、思维逻辑。不符合逻辑观众就看不懂。做影视节目要表达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一定要明确,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确定根据观众的心理要求选用镜头,并且把镜头组合在一起。

(2)景别的变化要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拍摄一个场面,“景”的发展不宜过分剧烈,否则不容易连接起来。相反,“景”的变化不大,而且拍摄角度变换不大,拍出的镜头不容易组接。所以“景”的发展变化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变换不同视觉距离的镜头,可以做出顺畅的连接。

在镜头组接的时候,如果遇到同一机位、同景别又是同一主题的画面是不能组接的,因为这样拍摄出来的镜头景物变化小,画面看起来雷同,接在一起好像同一镜头不停地重复。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除了把这些镜头从头开始重拍以外(这对于镜头量少的节目片),对于其他同机位。最好的办法是采用过渡镜头。如从不同角度拍摄再组接,穿插字幕过渡,让表演者的位置,动作变化后再组接。这样组接后的画面就不会产生跳动、断续和错位的感觉。

(3)镜头组接中的拍摄方向、轴线规律

主体物在进出画面时,我们拍摄需要注意拍摄的总方向,从轴线一侧拍,否则两个画面接在一起主体物就会有碰撞的感觉。

所谓的“轴线规律”是指拍摄的画面是否有“跳轴”现象。在拍摄的时候,如果拍摄机的位置始终在主体运动轴线的同一侧,那么构成画面的运动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否则应是“跳轴”了,跳轴的画面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是无法组接的。

(4)镜头组接要遵循“动从动”、“静接静”的规律

如果画面中同一主体或不同主体的动作是连贯的,可以动作接动作,达到顺畅,简洁过渡的目的,我们简称为“动接动”。如果两个画面中的主体运动是不连贯的,或者它们中间有停顿时,那么这两个镜头的组接,必须在前一个画面主体做完一个完整动作停下来后,接上一个从静止到开始的运动镜头,这就是“静接静”。“静接静”前后镜头时间间隔大约为一二秒钟。

(5)镜头组接的时间长度

在拍摄影视节目的时候,每个镜头的停滞时间长短,首先是根据要表达的内容难易程度,观众的接受能力来决定的,其次还要考虑到画面构图等因素。如由于画面选择景物不同,包含在画面的内容也不同。远景中景等镜头大的画面包含的内容较多,观众需要看清楚这些画面上的内容,所需要的时间就相对长些,而对于近景,特写等镜头笑的画面,所包含的内容较少,观众只需要短时间即可看清,所以画面停留时间可短些。

(6)镜头组接的影调色彩的统一

对于彩色画面来说,除了一个影调问题还有一个色彩问题。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画面组接都应该保持影调色彩的一致性。如果把明暗或者色彩对比强烈的两个镜头组接在一起(除了特殊的需要外)就会使人感到生硬和不连贯,影响内容畅通表达。

(7)镜头组接节奏

影视节目的题材、样式、风格以及情节的环境气氛、人物的情绪、情节的起伏跌宕等是影视节目节奏的总依据。影片节奏除了通过演员的表演、镜头的转换和运动、音乐的配合、场景的时间空间变化等因素体现以外,还需要运用组接手段,严格掌握镜头的尺寸和数量。整理调整镜头顺序,删除多余的枝节才能完成。

如果在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里用了快节奏的镜头转换,就会使得观众觉得突兀跳跃,心理难以接受。然而在一些节奏强烈,激荡人心的场面中,就应该考虑到种种冲击因素,使镜头的变化速率与观众的心理要求一致,以增强观众的激动情绪达到吸引目的。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确定